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現代版杞人憂天:中國害了這種焦慮病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何清漣評論文章:這幾年,中國這個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害了人口短缺焦慮病,政府從數年前的計劃生育走到另一個極端,想方設法刺激百姓生育,一幹評論者包括研究經濟的都認為中國將面臨人口危機,論據是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組數據:2022年中國16-59歲勞動年齡人口為8·76億人,占全國人口的比重為62.0%,與2021年相比減少666萬人,與2012年勞動年齡人口最高峰值相比,減少6,500多萬。


《經濟藍皮書春季號》認為,勞動年齡人口作為勞動力的基礎人口絕對減少,勞動力無限供給不再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特點。與此同時,人口撫養比也開始升高,人口紅利就正式開始消失,這將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嚴重影響。

從此,這一焦慮症蔓延,就連中國制造業衰退都歸咎於此。


矛盾現象需綜合剖析:勞動年齡人口減少與失業人數上升

中國勞動年齡人口短缺的焦慮,如果不與其他同時發生的現象放置一起綜合分析,看起來沒錯誤。但勞動年齡人口短缺與否,必須與一國經濟結構變動、產業興衰、就業市場現狀(並非十年、二十年之後的遠期預測)等各種經濟參數放在一起綜合分析,舍棄這些因素,對著一個“人口金字塔分布”圖表解析,焦慮實在找錯了方向。

就在勞動年齡人口短缺焦慮症蔓延之時,中國失業人口劇增,最著名的一個梗就是2023年7月17日,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,當年6月份全國16-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21.3%。這個數據應該只包括城鎮青年,因為農村人口不進入失業統計。可作為青年失業率嚴重佐證的是啃老族、躺平族增加。這幾個問題疊加分析,結果如下:

對就業市場的分析,即期分析最重要。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,在資源市場兩頭均高度依賴外部的中國,考慮“勞動年齡人口下降疊加人口規模負增長因素,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可能更為深遠”這種“未來”意義不大。我在《中國青年失業率高企的成因:結構性失業》(RFA,3/24/2024)、《高科技產業成支柱 就業形勢更艱困》(RFA,3/29/2024)等文中分析,目前正值中國經濟結構劇烈變動,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出中國,政府扶持的多是資本密集型與技術密集型的高科技產業,很多中青年因技能局限,無法在新的產業中找到相應的工作。因此,真正的問題是:中國現在的就業市場,不是面臨勞動年齡人口短缺,而是勞動年齡人口類型供給與需求“貨不對板”。




從社會長遠計,當然得考慮社會撫養系數,因為現代社會保障制度,就是一代人養一代人。人口老齡化與勞動年齡人口減少,在一個經濟穩定可預期性強的社會,確實是個大問題。在中國,“啃老族”在十余年前就成為社會普遍現象,現在只不過換了個名兒,叫做“全職兒女”,一些曾經有體面工作的中青年失業後將陪伴父母當作“就業”維持生計。這種現象的產生,緣於中國經濟結構劇烈變動,居於全球產業鏈低端的制造業、房地產業、金融業衰退。原來在這三大產業當中就業者,家庭在城市尚有條件成為“全職兒女”;原籍農村的青年回鄉,除了少部分有能力的成為職業農民,多數只能縣域就業(打零工)為生,不少閒居家中——這種情況下,與其販賣10年20年之後的“社會撫養系數”,不如考慮如何為這代結構性失業者造飯碗。

高校畢業生正在悄悄調整身份預期

我從2003年開始,一直追蹤中國大學生就業問題,這一期間,中國媒體對大學生“畢業即失業”的報道經歷過如下演變:先要求大學生放下身段求職;等到建築工地出現中專生與大學生之後,“放下身段”之說慢慢消失,開始談家世對青年一代求職成功率的影響;等到大量海歸低薪就業都感困難時,開始報道失業陰影下高校畢業生進入各種低端行業,新“讀書無用論”再度出現。
點個贊吧!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    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,我來說幾句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53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.0021 秒